鹽行教會查經資料2023.11.15
約伯記28: 1-28
這是一首歌頌智慧的詩。這首詩的結構清楚,可分為三段與一個結論:人類的技術文明(1-11節),智慧的價值遠超越財富(12-19節),上帝掌握智慧(20-27節),以及最後的結論(28節)。這首詩無論是語調或內容格式都和前面所有的發言不吻合,也沒有就上帝是否公義進行討論,顯然是一段有別於對話的篇章。但問題是,它為什麼會在這裡出現?
首先,這首詩提到人類的文明是以採礦和冶煉作為證明。這種到地底下挖出礦石加以冶煉,產出金、銀、銅、鐵等有價值之物,還有其他各種寶石。讓土地不只可以出產糧食,還能出產寶物。這些都是空中最強的猛禽(鷙鳥、鷹),或是地面最勇猛的野獸、獅子都無法知曉,也沒有能力做到的。不只如此,人還曉得用火來「為黑暗定界限」,更能察覺黑暗中的頭是否藏著寶。聰明的人類還能在沒有水的地方找出水來,在有水的地方阻擋水,讓「隱藏的物顯露出來」。
但,這些聰明才智是智慧嗎?詩人問道:「智慧有何處可尋?聰明之處在哪裡呢?」(12節)這個問題開啟了第二個部分,而第13節「智慧的價值無人能知,在活人之地也無處可尋」道出詩人並沒有將人類超越各種生物的文明當作智慧。智慧不在活人當中,也不在深淵或滄海裡。但智慧的價值世界上沒有一樣寶物(人從隱密的地底下挖出、藉由高超的技術加以冶煉的)可與之比擬。
因為人將自己的文明技術用在尋求無法與智慧比擬的寶物之上,而不是智慧。所以詩人重複了同樣的問題:「智慧從何處來呢?聰明之處在哪裡呢?」(20節)來開啟這首詩的第三部分。感嘆一切有生命的、空中的飛鳥都無法察覺智慧在哪裡,連毀滅和死亡也都只「風聞」;詩人回到希伯來的智慧文學所提供的解答:「神明白智慧的道路,曉得智慧的所在」(23節)。這個確信從何而來?詩人的回答是因為祂通過智慧來掌管大自然的各種力量 :
因他鑒察直到地極,遍觀普天之下,
要為風定輕重,又度量諸水;
他為雨露定命令,為雷電定道路。(24-26節)
就在這當中,「他看見智慧,而且述說〔評價〕;他堅定〔辨別〕,並且查究」(27節)。因此,想要瞭解並獲得智慧的人,唯有明白「敬畏主就是智慧;遠離惡便是聰明」(28節)。
回到前面的問題,為什麼這首詩會出現在這裡?或許作者有意讓這首詩的出現讓討論的方向轉到「智慧」。畢竟,上帝是否公義?人受苦是否是罪所引致?上帝會不會出錯?諸如此類的問題要討論之前,是應該先問:我們真能參透上帝的智慧嗎?